“是李书记和工作队又来家访了……”今年入夏后,这是布代村群众们最常说的一句话。“李书记来驻村以后,建成了布代屯取水便民桥,岑登屯和孟田屯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已经开始筹备,还带领大家利用村委负一楼种起了木耳,我们布代越来越好了……”说到李书记,群众们赞不绝口。

李维(左二)夜访脱贫户
群众所说的李书记,是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直属事业单位广西计量院2023年新选派到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代村的第一书记李维。李维于2023年4月25日驻村以来,积极学习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理论,增强驻村本领,迅速调查村情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制定了帮扶计划,扎实履行驻村工作“建强村党组织、推进强村富民、提升治理水平、为民办事服务”四项职责,由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成功转变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一颗螺丝钉。
党建领航 基层组织建设呈现新气象
“布代村共732户3200多人,要将如此大基数的群众团结在一起,拧成一股绳,最关键的是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。”驻村以后,李维将工作重心瞄准了基层党组织建设,积极落实基层党建“五基三化”提升年行动,亲自组织、谋划“三会一课”,有针对性地丰富党日活动形式和内容:村委换上了新国旗,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如期开展;组织“村两委”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,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研讨;结合红色教育基地、消防隐患排查行动开展党日活动;亲自慰问困难党员,给老弱党员送教上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……。通过建强村党组织,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,促进村内各项事务高效运行。
因地制宜 集体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
“村集体经济是开展好村各项工作的基础保障和内生动力,必须要发展好”。驻村以后,李维立刻组织开展工作队上山下地,开展了村情调查,通过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,立足布代村自然条件与产业发展实际,与“村两委”确定了“一主导、多补充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即以争创四星示范区发展茶精深加工为主导,以服务螺蛳粉产业大局发展木耳种植为补充等。为做好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“三江侗族自治县布代茗乡扶贫产业核心示范区”争创四星工作,李维亲自带领村两委干部考察示范区基础设施,收集申报材料;为增加村集体收入,在利用衔接资金入股“菌棒厂”的同时,落实了利用村委负一楼开展木耳种植的产业项目。在全体村民努力下,布代村2023年集体收入10.8万元,同期增长106%。

李维在查看布代茗乡扶贫产业核心示范区
茶叶生长情况
移风易俗 群众自治工作取得新进展
“积分超市好啊,现在群众参与搞大扫除、开展活动来帮忙做后期工作的积极性更高了……。”“我们草苗民族没有收彩礼的习惯,如果男方愿意给,也是完全自愿,这个风俗希望一直能持续下去……。”驻村以后,李维积极融入当地风土人情,通过参与其中,结合“积分制、清单制”推动群众自治。依托布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载体作用,组织群众开展关爱儿童、农技培训、文艺表演、环境整治等活动20余次,寻求爱心企业为积分超市捐赠价值1万元的兑换物资,开展物品兑换物品50多次。组织“村两委”干部、群众研究制定布代村“四项清单”,厘清权责,充分发挥“一约四会”作用,引导群众热爱和保护好家园环境,红白喜事简办,人情往来礼金保持在100元上下,高效能推动乡风文明建设。
精准帮扶 群众急难愁盼稳步落实
“非常感谢共产党的政策,驻村工作队对我家的帮助很及时……”“现在取水比以前方便多了,以前旧桥坏了三年了,现在新桥修好后,路也宽了……”。驻村以后,李维迅速开展脱贫户监测户遍访工作,组织召开群众夜会了解群众需求。由于布代村脱贫人口较多、白天群众又多数不在家,为了尽快掌握民意,李维组织驻村工作队通过近40个晚上的加班加点,共走访了400多户农户,帮助群众落实了兜底保障、产业奖补、交通补助、雨露计划等政策,帮助他们解决生活、生产中的实际困难。利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经费5万元建设布代屯取水便民桥便民路,修复群众取水便道;向后盾单位申请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.5万元,用于建设岑登屯农耕产业路、孟田屯篮球场公共厕所;联系后盾单位捐赠民俗活动经费2200元,开展送教下乡暨民族团结联建活动2次。在征缴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工作中,李维亲自入户为农户查询应缴费额,为低保边缘农户解读未成年成员民政全额代缴政策,获群众好评“李书记非常‘来’(侗话,意非常好)”。
通讯员/陈美 编 辑/田博